病毒疣又稱尖銳濕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好發于男女生殖器、肛周等部位。初起為淡紅色丘疹,漸成菜花狀、雞冠狀、乳頭狀等。容易傳染、復發性強。潛伏期平均為3個月。治療不當或反復發作有惡性病變的可能。
據資料統計表明,宮頸癌的發生與人類乳頭瘤病毒有密切關系,有報告統計,高危hpv感染的宮頸可發展成宮頸癌。陰莖癌的發生來自性病疣;女性外陰癌及肛門癌繼發于性病疣;孕婦如被感染,疣病毒可在分娩過程中傳染給嬰兒,引起嬰兒的喉部乳頭狀瘤。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時治療。那么,病毒疣是怎么引起的?這讓很多患者費解。
病毒疣是如何引起的?
1、個人不良衛生習慣導致:男性包皮過長、女性各種外陰陰道感染以及其引起的分泌物增多造成局部的濕潤環境等。
2、未采取安全措施:據有關研究表明,安全套能夠起到有效避免HPV感染的情況發生,但很多患者在性交的同時并沒有使用好安全套,從而造成病毒的感染。
3、不良性行為:性行為是造成尖銳濕發生的主要形式。有關調查表示,很多發病的患者都不只有一個性伴侶,另外,性生活的年齡也是病毒疣的危險因素。
病毒疣的臨床癥狀表現
1、 發病人群:一般在18~35歲,有多個性伴侶的人發病率。
2、 發病部位:男性(陰莖、冠狀溝、龜頭、包皮、系帶、尿道口等處),女性(大小陰唇、陰蒂、陰道前庭、陰道、宮頸、會陰、肛周等處)
3、 臨床癥狀:初起時為小而柔軟的淡紅色疣狀丘疹,逐漸增大、增多,呈乳頭、菜花或雞冠樣;有時融合成大的團塊,表面粗糙,呈白、紅或污灰色。
(1)皮膚高危型:包括HPV5、8,14,,17,20,36,38,與惡性腫瘤有關包括: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前列腺癌、膀胱癌;
(2)黏膜高危型:HPV-16、18、30、31、33、35、39,與宮頸癌、直腸癌、口腔癌、扁桃體癌等。
病毒疣多發生在16-35歲的人群,男女都易感染,主要通過不潔性生活感染引起,也可通過接觸污染物品傳染,或在家庭中通過密切接觸傳染和母嬰傳播等。臨床中,高危型病毒疣除可引起外生殖器疣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宮頸癌及高度子宮頸上皮內瘤等,嚴重的話可造成胎兒流產、甚至死亡等。
南京優嘉病毒疣醫學研究所表示,病毒疣的最佳治療時間是染病后的1周以內,而且是越早治越好,可防止疣體病毒的發展和擴大,一旦拖延不治,則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以及治療的費用等。
南京優嘉病毒疣醫學研究所(www.sitodruk92.net)提醒: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療依據!